地質災害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基礎設施穩定,建立科學有效的普適型監測預警方案很重要。本方案將圍繞多種地質災害關鍵指標,通過專業監測設備實現實時動態監測與精準預警。
一、監測項目與設備
地表位移監測:使用一體化 GNSS 監測系統,通過接收全球衛星導航信號,實時獲取地表三維坐標變化數據。該系統精確至毫米級,能有效監測滑坡、地面沉降等災害引發的地表位移,為災害預警提供基礎數據。
裂縫監測:一體化表面位移監測系統通過高精度傳感器,對地質體表面裂縫的寬度、長度和深度變化進行持續監測。系統具備自動校準功能,可適應不同環境條件,及時發現裂縫的細微變化,判斷災害發展趨勢。
深部位移監測:一體化深部位移監測系統通過在地質體內部埋設測斜管與傳感器,監測不同深度地層的位移情況。能夠準確捕捉深部地層的變形信息,為評估地質災害隱患深度和規模提供依據。
地下水位監測:一體化孔隙水壓監測系統利用壓力傳感器,實時測量地下水位及孔隙水壓力變化。通過數據分析,可預測因地下水位異常波動引發的滑坡、塌陷等災害風險。
土壤含水率監測:一體化土壤溫濕度監測系統通過傳感器測量土壤含水量與溫度,分析土壤物理力學性質變化。土壤含水率過高易導致土體抗剪強度下降,引發滑坡等災害,該監測為災害預警提供重要參考。
降雨量監測:一體化雨量監測系統采用翻斗式雨量計,自動記錄降雨量與降雨強度。結合歷史數據和區域地質條件,可建立降雨-地質災害關系模型,及時發布預警信息。
視頻監控:一體化視頻監控系統配備高清攝像頭與夜視功能,對重點區域進行實時可視化監測。可直觀觀察地質災害現場變化,輔助人工判斷災害發展態勢。
泥水位監測:泥水位監測儀實時監測泥石流溝道、河道泥水位變化,為泥石流災害預警提供數據。
二、數據傳輸與處理
各監測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模塊(如 4G、NB - IoT 等)將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測中心服務器。服務器采用大數據分析技術,對多源數據進行融合處理,建立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模型。通過設定閾值,自動識別異常數據,生成風險等級報告。
三、預警機制
根據風險等級,將預警分為藍色(一般)、黃色(較重)、橙色(嚴重)、紅色(特別嚴重)四級。當監測數據達到預警閾值時,系統自動通過短信、APP 推送、廣播等多種渠道發布預警信息,通知相關部門和責任人,啟動應急響應預案,采取人員疏散、工程搶險等措施,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。
綜上,本方案整合多種監測手段,形成全面的監測預警體系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21175.cn/xwdt/js/1660.html